在《三侠五义》这部作品中,包拯被刻画成了一个英勇无畏的清官,凭借他那张黝黑的面庞和额头上如月牙般的弯痕,以及为民除暴、断案公正的形象厦门股票配资开户,赢得了“包青天”的美誉。这个形象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正义与公平的象征,具有半人半神的超凡能力,仿佛能一举消除世间的所有不公。他的审判仿佛天命,贯穿了无数百姓的心灵,展现了对公正社会的无限憧憬与期待。在封建专制的时代里,包拯的形象成为了百姓渴望公正的象征,因此,他的事迹广为流传,传颂千年。
包拯在开封担任知府期间,身边有一群精英幕僚,像“御猫”展昭、机智的师爷公孙策、忠诚的王朝马汉、勇猛的张龙赵虎等,都是帮助包拯破解案件、伸张正义的重要人物。这些人合作默契,一起完成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案,使得官民关系和谐,成为了当时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。然而,在这些得力干将中,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展昭。
展开剩余84%展昭这个人不仅武艺高强,多次在危急时刻救包拯于水深火热之中,还是包拯最为信任的朋友。他与包拯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主仆的范畴,更多的是志同道合的知己,几乎成了包拯的亲人。两人一同度过了数十年时光,感情深厚,正如两位性格相似的朋友,本应是直到死去才会分离的亲密伙伴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包拯一死,展昭随即失踪,从此音信全无,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。
展昭失踪这一现象表面上并不奇怪。毕竟,展昭在加入包拯之前,曾是江湖上的一位侠客,生活自由且随性,习惯了四海为家的生活。但是,奇怪的是,在包拯去世之后,展昭竟与其他曾与包拯并肩作战的同袍们完全失去联系。这些人如公孙策、王朝马汉、张龙赵虎等,依旧在新任知府的带领下,继续行侠仗义,捍卫百姓的利益,展昭却像蒸发了一样,杳无音信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如此决绝的举动呢?
包拯与展昭的深厚感情,绝非普通的上下级关系。历史记载中有一段文字特别提到:“包公之属臣,昭也,乃忘年交,昔常举荐于帝前,昭乃迁。后包公之忧患,昭助之解,常秉烛夜谈,抵足而眠。包公曰‘得昭,犹鱼之得水焉’。”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,包拯视展昭为至友,甚至在包拯最艰难的时刻,展昭都不离不弃,成了包拯最为坚强的后盾。
两人的初次相遇,源于包拯进京赶考途中遭遇盗贼,展昭挺身而出,救了包拯一命。之后,包拯高中进士,不忘恩情,特意向皇帝推荐展昭,令他得以进入官场,成为“御前四品带刀侍卫”。此后,展昭便一直在包拯身边,忠心耿耿地保护着他。
包拯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,他从一介布衣走到了枢密院副使这一高位,凭借自己超凡的智谋与坚定的信念,他屡破奇案,击败权贵。然而,在这个充满勾心斗角的时代,身为皇帝心腹的包拯依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,随时可能被朝中的势力所牵制。由于他的清廉与公正,不仅得罪了不少权贵,还常常在处理政务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。即便如此,包拯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,未曾妥协。
包拯去世前的那段日子,正值秋季,天气转凉,深秋的冷风瑟瑟地吹来。年近六十的包拯突发重病,开始显现出咳嗽、发热等症状,逐渐发展成了昏迷、吐血等严重的病兆。此时,包拯意识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,便决定把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展昭叫到床前,交代后事。
深夜,包拯从昏迷中醒来,看见展昭匆匆走进房间,他便直接让展昭坐到床边,话语中充满了深深的叮嘱与不舍。“展昭,我问你,若我死后,你还打算继续留在官场吗?”包拯紧盯着展昭的眼睛,沉声说道。展昭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大人,我无意留在官场。官场险恶,远不如江湖自在。若您故去,我便归隐江湖。”包拯听后,似乎松了口气,继续说道:“既然如此,我放心了。你必须离开开封府,远离朝中的权贵与纷争。”
包拯的心思,展昭当然明白。包拯深知,展昭在朝中没有任何背景,且与许多案件涉及到当朝权贵,若包拯死后,展昭必将成为这些贪官污吏的报复对象。为了保护展昭,包拯决定让他远离一切,脱离官场与朝廷的纠缠。这不仅是包拯对展昭的保护,更是他最后的牵挂。
当包拯最终去世时,展昭果然立刻收拾行李,悄然离开开封府,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,连一封告别信也未曾留下。他的失踪,究竟是为了躲避权贵的追杀,还是心中对包拯的无限怀念,成为了历史上永远的谜团。
包拯临终前的交代,并非没有深意。那些令他与展昭在“怒斩陈世美”和“狸猫换太子案”等案件中得罪权贵的决断,最终成为了包拯死亡的直接原因。包拯与展昭并非有意卷入皇室争斗,却因为坚持公正、替百姓伸张正义,得罪了当朝的权贵。即便皇帝最终力保二人,但那段艰难岁月却让他们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和危险。
在这两个案件中,包拯与展昭毫不妥协,凭借正义与勇气将隐藏在权力背后的丑陋真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,也为自己招来了无尽的仇恨与追杀。包拯的死,让展昭不得不选择隐退,远离纷争,彻底从江湖与官场中脱身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包拯确实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官员,他敢于揭露腐败,毫不畏惧强权。尽管史书对展昭的记载极为简略,但在《三侠五义》中,展昭成为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,与包拯共同演绎了一段深厚的友情与正义之路。展昭与包拯的这段情谊,不仅展现了他们彼此的忠诚,也让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千古。
发布于:天津市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